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问我:“怎么在跨境电商上选品啊?感觉什么都好卖,但又怕踩坑……” 说实话,我刚入坑的时候也是这样,满脑子都是“这个好卖,那个也不错”,结果呢?库存堆满房间,钱包却空空如也😭。今天就来聊聊我的血泪史,顺便分享一些干货,帮你们少走弯路!
首先,选品不是靠感觉,而是靠数据!刚开始我也觉得“小众产品”肯定能赚,结果发现小众是真的小,连搜索量都少得可怜🙃。后来我才明白,选品要跟着市场需求走,而不是自己的喜好。比如,我之前卖过一款特别可爱的家居摆件,结果销量惨淡,后来换成实用的厨房小工具,反而爆单了!所以,选品的第一步就是:研究市场趋势。
怎么研究呢?我一般会用一些工具(具体名字就不说了,避免广告嫌疑)去看哪些产品在上升期,哪些已经饱和。比如最近几年,户外用品和宠物用品就很火,尤其是疫情后,大家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更高了。如果你能抓住这些趋势,就能事半功倍👍。
其次,选品要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。比如你做欧美市场,就得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。我之前卖过一款国内很火的保温杯,结果发现老外更喜欢简约设计,带花纹的反而不好卖。所以,定位用户很重要!你要清楚你的用户是谁,他们的喜好是什么,愿意花多少钱。比如年轻人可能更注重性价比,而中年人可能更看重品质和功能。
再来说说产品定位。定位就是给你的产品贴个“标签”,让它在一堆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。比如同样是卖手机壳,你可以定位成“防摔性能超强”或者“颜值爆表”。我之前做过一个实验,把同一款手机壳分成两组,一组强调“防摔”,一组强调“颜值”,结果防摔的那组销量明显更高。这说明,找准产品的核心卖点真的很重要!
最后,别忘了供应链的问题。选品再好,如果供应链跟不上,也是白搭。我之前就遇到过,产品爆单了,结果供应商突然断货,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抢走了市场😤。所以,选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,最好多找几家备选供应商,避免被“卡脖子”。
总之,选品和定位是跨境电商的基础,也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关键。别急着一上来就想赚大钱,先花点时间研究市场和用户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。记住,慢就是快,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!